联系我们
  • 广州天设臭氧设备有限公司
  • 电话:020-31237750
    手机:13725280805
  • 邮箱:1448160020@qq.com
  • 地址:广州白云区钟落潭虎塘路159号
Online Message

车内环保标准缺失成行业发展瓶颈,各环保问题频发

从沥青刹车片到多环芳径方向盘,一场车内环保的风暴正在席卷中国车业。

近期,车内空气质量成为新闻热点。根据近日发布的《2013年第一季度车内空气质量舆情报告》显示,一季度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的报道是去年同期的3倍。同时,过去更多在低端车型上出现的问题,在高端车上也开始被普遍关注。

一场车内环保的风暴正在席卷中国车业。想要解开这道难题,需要车企与政府双方面的努力与诚意。因为,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,面对消费者对汽车环保安全上的质疑,没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。

有标准非强制

从沥青刹车片,到多环芳径方向盘,车内空气事件的不断发酵,犹如给消费者上了一堂汽车化学课。

面对媒体的报道,有的车企愤然发布公告,力证自己符合标准。有的车企则选择“沉默是金”,对此拒绝回应。由于缺少专业的技术知识,消费者也无从分辨究竟谁真谁假,因此又变成了一场有关车内环保的“罗生门”。

事实上,环保部早在2007年就已经颁布了《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》,2011年又颁布了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。但是后者仅仅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,并非强制性标准,也不具备法律效力。因此,尽管有标准,但却未必有实施。

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打价格战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。在这种局面下,车企会放松环保标准以换取更低成本,这种思路不难理解。同时,由于车内环保质量检测需要专用设备,普通消费者无从判别,也给车企留下更大的操作空间。

据了解,目前中国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成本高昂,检测费用高档数千元,普通消费者不愿承担。另一方面,和室内空气检测一样,这种检测透明度不高,对检测结果作弊的可能性较大,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也十分有限。

消费者用脚投票

食品不安全、空气不安全、饮用水不安全……中国消费者在安全性问题上早犹如惊弓之鸟。面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,由于对汽车技术不了解,检测环节模糊成本又高,消费者更是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。在这种情况下,所谓“惹不起躲得起”,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用脚投票。

在采访过程中,多位车主表示,近期新闻曝光的多家车企的产品,将被剔除自己的购买考虑名单。在一个多元市场下,消费者有着众多选择,趋利避害无疑是最正常也最现实的解决方案。

这种趋势,让深陷环保事件的车企受到影响。4月12日,长安郑重发布声明和权威检测报告,证实此前被曝多环芳径超标的长安悦翔测量值完全符合10mg/Kg的德国GS标准。且有专业人士表示,该标准是目前全球通用的最权威、最严格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。

对此,此前进行报道的CCTV并无回应。事实上,由于央视的传播能量巨大,长安的一纸声明并不能将由此带来的影响消除。而这种看不见摸不着,但又极大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问题,也更有可能被利用,成为商业竞争的一种手段。

前文所述的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如果上升至强制性标准,或能解决眼前这一困境。而在这之前,完善这一指南则是第一步。以多环芳径为例,这一容易被使用于车内的强致癌物,目前中国仍无国家标准出台。

环保竟成卖点
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以车内空气质量作为卖点进行宣传。但值得思考的是,一个关乎生命的质量标准,却被当做产品卖点大肆宣传,实在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悲哀!

中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,一个消费量级达数千万辆的市场正在走向成熟。这些新时代的消费者,将不仅仅关注外观、关注性能,更会关注安全和环保。

目前频频发生的车内环保问题,凸显了目前中国汽车业在生产、检测、标准等多方面的不足。在这些问题上,仅仅依靠企业的自律显然不是解决之道。这种时候,更需要政府之力进行导向与约束。一套能够跟得上产业发展速度的法规,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根基。

环保无小事。从呼吸到吃饭,从开车到坐车,环保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生命。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上位,建设车轮上的“美丽中国”已经成为大势所趋。

看着车外美丽的中国,我们也期待车内可以同样美丽。